全市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第二期)
来源:M6平台 发布时间:2024-11-29 13:11:12
为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吉林省总工会关于实施典型标杆的选树培育和示范推广建设工程有关要求,白山市总工会现发布第二期全市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本期案例为入选全省总工会创新案例及全市创新案例,
白山市总工会:“三生共融”丰富职工精神文化供给 打造家门口的“思政生活圈”
白山市总工会着眼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发展理念,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会工作和职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全域打造家门口的“思政生活圈”。
一是载体创新和服务上新相融合,让思政教育在劳动生产中有“知”有“味”。把握“生产即课堂”的思政教育脉搏,全域推进“六讲六进”思政宣讲模式,试点推广“岗前10分钟微宣讲”等切片式宣讲,累计吸引1.2万名职工参与体验。挖掘域内红色资源、劳动历史,创新融入情景式、艺术化演绎形式,全新推出《一条邮路两代人》等20部思政文创作品,实现思政教育从小切口到大视角、从身边人到身边事。
二是项目驱动和赛事带动相融合,让文化供给在职工生活中姿彩。实施“抓立项、塑精品、强示范”项目化带动文化供给,先后推出“劳模工匠大讲堂”走进白山等12个精品项目,示范带动140余场精彩纷呈、热在基层的特色活动,参与职工达1.8万人次。打造“以赛促产、以赛惠工”精品赛事体系,年均举办20余项高热度线上线下赛事,让文体“正能量”转化为职工幸福感“新增量”。
三是时段扩展和阵地扩容相融合,让工会品牌在服务生态中可亲可感。充分整合“工”字阵地资源开办公益文体培训,聚焦职工“生物钟”实施延时错峰服务,在市级“职工夜校”率先推出早晚“六点半课堂”、中午“12点课堂”等6项弹性服务措施。打造“吸睛”课程教学体系,在首批开设声乐、茶艺等16门课程的同时,引入社会资源力量建立10家“共享职工夜校”,年均惠及职工3000人次。
白山市总工会按照全总“暖边固防”关爱职工专项行动要求,大力实施“一联、二建、三送”关爱职工专项行动,为新时代暖边固防凝聚起工会力量。
“联”。幸福弥漫戍边足迹,爱情滋润军警心田。白山市总工会累计出资150余万元,举办“边守边爱、希望是你”,“边守边爱、情系边疆”等警地青年联谊、集体婚礼活动,工会“月老”屡牵“红线对新人携手进入婚姻殿堂。联合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成立“红娘服务队”,建立“青年联谊活动站”,制定针对性强的婚介服务举措。
“建”。组织建设,以工会组织为桥梁纽带,将推动边境基层工会、口岸物流工会建设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助推边合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阵地建设,投资14.3万元,在边境线上建立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工驿站34个,爱心妈咪小屋4个,为奋斗在边境一线的职工群众打造温馨幸福的新时代职工之家。
“送”。送思想,在边境线上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教育,广泛开展“最美职工评选”、“劳模进军营”,不断把党的创新理论变成守国门、保稳定、促发展的生动实践。送服务,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37万元,在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抗洪抢险等方面,为边境一线职工群众做好应急保供。同时,提供“康养护边”、心理健康体检等工字品牌服务。送创业,工会政策惠及边检职工,面向边检职工待业家属开展面点、育婴等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同时为创业者及边境地区公司可以提供贴息贷款支持,助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白山市总工会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体系、搭平台、树品牌“三维联动”,不断的提高劳动争议元化解“硬实力”。
一是“一站维权”建体系。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构,在市县两级工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43家单位和企业设立调解组织。先后有28名调解员在“两室一窗口”“调裁对接工作室”以及劳动争议发地现场维权,发放宣传手册15000份,答疑解惑459件。
二是“三联统筹”搭平台。着眼横向联动,与法院联合建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完善四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出台全市基层劳动调解组织建设方案。着眼队伍联训,注重强化专业调解员队伍建设,广泛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入。通过举办培训班、案例分享等方式,切实提高劳动争议调解质效,共组织参加培训18场次,培训470余人次。着眼问题联治,充分运用法院调解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破解劳动争议重大难题,年初以来,共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3000份,为职工提供服务147件次。
三是“五项服务”树品牌。创新推出“工会调解直通车”“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一站式”调解、“工会+”法治服务、“跟踪回访全覆盖”等5个特色品牌。通过品牌创建组合拳,在调解过程中将“法、理、情”有机融合,引导调解工作向更加人性化方向发展,全面保障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年初以来,共参与各类调解案件20件,为14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96.5万元,时限内结案率达100%。
为全力构建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加速推动形成千亿级人参医药产业集群的宏伟蓝图,白山市总工会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小切口”的独特优势,全力助推“人参产业大发展”的壮阔进程,开展工会组建、技术上的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培育、成果转化系列行动。
一是固本强基工会组建行动。围绕“产业”和“就业”两大要素,依托人参主要产销地白山市抚松县成立“白山市人参产业工会联合会”,破解人参产业从业人员零散入会难题,促进人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贴息贷款资金扶持行动。联合金融机构,针对人参产业小微企业和参农开展工会小额贴息贷款服务,加强贷款申请指导和咨询服务,简化贷款申请流程,降低申请门槛,为人参相关公司可以提供小额贴息贷款220余万元。
三是专家人才技术上的支持行动。围绕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邀请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名专家,组织白山域内人参产业相关领域本土专家、劳模工匠和优秀人才成立人参产业专家人才库,与企业签订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育协议,奔赴企业“把脉问诊”,解决技术难题68项,带动经济效益1300余万元。
四是劳模工匠人才培育行动。成立人参产业工匠学院,先后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2项,开设人参产业相关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工匠式人才149人。组织并且开展人参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人才成长和创新。
五是技术下乡成果转化行动。组织并且开展技能培训下乡、技术扶企助农、课题集中攻坚、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鼓励企业和农户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人参产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浑江区总工会:全面启航“需求直通车”,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心声”有“回声”
浑江区总工会把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构建“需求直通车”服务模式,打出组织聚“新”、服务暖“新”、维权助“新”组合拳,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明显增强。
一是联建共育,激活组织聚“新”强引擎。深化“党工共建”机制赋能,在全区推行党工一线阵地联席办公,网格化联建工驿站、骑手大本营、司机之家等15个党工示范阵地。结合白山实际探索实施“行业覆盖建、区域兜底建、企业灵活建”建会入会新模式,新发展会员2100人。
二是需求“置顶”,跑出服务暖“新”加速度。组织全区50名工会干部、社会化工作者成立“工会管家团”,采取“包片进企”收集问题需求,并列为全会“置顶”事项优先解决260余件,办结满意率为98%。其中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定制慰问清凉包以及为工驿站增设直饮机、躺椅等事项,直接惠及3000余人次。
三是元化解,唱响维权助“新”和谐曲。采取民主恳谈会、集体协商会等形式前置化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签订率达86%。铺设“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快速通道,成立部门专班,合力优化“快立、快审、快调、快结”程序,“打包办理”式帮助72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
江源区总工会聚焦基层基础,一直在优化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举措,实施“精准式”“滴灌式”培训,让“供”与“需”对味入味,持续深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灵活教育学生的方式,让教育培训“味鲜”。以提高工会干部带动经济发展、化解矛盾纠纷、联系服务群众能力为重点,按需培训、全员覆盖。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级采取“理论辅导+现场教学+实践锻炼”的方式设置“个性课堂”,动态组织工会干部职员先后赴湖南、浙江、陕西等地进行学习。邀请省委党校、省总干校、长春市总专家专题授课。把干部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有效化解“热锅冷油”的尴尬场面,通过定制“私房菜”让干部培训“味鲜”。
优化教育阵地,让教育培训“味真”。在用好用活个性课堂主渠道的基础上,建立“赛马亮榜”工作机制、打造“部长讲堂”。每季度各部门负责轮流担任主讲人,分享本部门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让干部展示风采、比学赶超,逐步的提升干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全方面提升干部队伍活力与干事创业激情。
转化学习成果,让教育培训“味美”。以蹲点、驻村、开展服务职工活动为触角,延展教育培训“后半篇文章”。赴企业组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调研,联合基层工会常态化开展“深入基层一线、感悟劳模精神”宣讲活动,赴基层“摆摊设点”就工会帮扶政策、职工互助保障等惠民政策进行讲解。让“经常学、随时用”成为常态,不断对培训结果“回头看”,促进机关干部在走进基层、贴近职工群众中得到锻炼,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临江市总工会以盛产硅藻土的六道沟镇为试点,通过打造“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解决了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痛点、难点、热点问题。
一是建立方协同为核心的推进机制。成立临江市六道沟镇区域集体协商领导小组,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指导、人社引导、全员参与推进机制,《区域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6家、合作社5家、小微企业8家,职工1868人。
二是构建职工利益为中心的保障机制。先征求区域内所有企业、合作社意见,制定《区域集体协商代表选举方案》,区域集体协商的双方协商代表选举工作由镇区域集体协商领导小组主持开展,保证区域企业、合作社参与率达100%。确定区域内硅藻土行业19个工种工资标准,辖区内职工人平均月工资增长9.5%。
三是完善公正透明为重心的监督机制。建立《区域集体合同履约监督制度》,设立区域职工权益投诉箱,监控和解决《区域集体合同》履约中的问题,在代表大会年度例会上报告《区域集体合同》兑现情况;建立《区域集体合同履约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制度》,将履约情况推送至全市公共信息征信管理平台,把企业纳入红、黑名单,有关部门实行联合“信用惩戒”。硅藻土行业和小型加工公司人员流动率从36%降至5%以下,矛盾纠纷减少79.3%。企业年利润增加5%,纳税额同比增幅2%。
为助力“千亿级”人参产业振兴发展,抚松县总工会充分的发挥地方产业的特色优势,依托人参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契机,围绕“产业”和“就业”两大要素,在万良镇成立了白山市人参产业工会联合会,破解人参产业从业人员零散入会难题,实现工会工作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共赢。
一是组织建“链”上,聚能合力助产业。紧盯抚松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强化工会“一盘棋”思想,依托万良镇规模企业组建人参产业工会联合会。将人参产业链上的企业、个体户、参农等职工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助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人参产业工会联合会覆盖企业10家,吸纳会员358人。
二是关爱添“码”上,一键注册享福利。推行“扫码”入会,简化入会流程,一分钟“码”上入会。在人参市场出入口、参乡会客厅、企业宣传栏等场所,张贴“码”上入会宣传页,随时入会。在人参市场开市经营时期,开展现场扫码入会活动,70余名参农即刻成为会员,同时为新入会的会员赠送了入会礼包。
三是技能注“学”上,工匠精神强创新。联合人参工匠学院围绕人参文化、种植与加工等,举办“重塑工匠精神,厚植人参文化”初级培训班,首期培训班5天40学时,学员50人。创新“工匠学院+工会+会员”模式旨在提高人参领域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为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人才,助力千亿级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靖宇县总工会以建设组织建设强、规范运行强、作用发挥强的基层工会组织为目标,采取规范组织“三到位”、人员审批“过三关”、服务基层“三下行”措施,使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水平逐步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逐渐增强,工会干部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规范组织“三到位”。“提醒到位”。向应换届基层工会下发提醒换届通知书,函告所在单位加强督促,向未建会单位下发督促建会函;“指导到位”。编制工作指导手册,全程进行跟踪指导;“监督到位”。参加基层工会会员大会,现场指导和监督换届程序。目前,全县机关事业和大中型企业工会换届率达到90%以上。
二是人员审批“过三关”。要求基层工会委员候选人按照民主程序自下而上提名,工会主席必须同级副职配备。县总审批程序要过“三关”,即工作部门初审关、分管领导复审关、“一把手”终审签批关,对不合乎条件的人选,尤其是提名为工会主席人选坚决要求予以调换,确保选齐配强工会干部。
三是服务基层“三下行”。通过资源下行力量下沉,实现工作端口前移。坚持“经费下行”,下拨经费补助年均增长率达145%;坚持“服务下行”,投入资金117万元,慰问基层工会组织68个、职工8700人次,建成工会驿站、“爱心妈咪小屋”、职工书屋等基层服务站点50个;坚持“培训下行”,组织域内外工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3次,培训学员139人次。组织500余名职工参加互联网直播、家政服务、育婴师等各类培训活动,实现素质和技能双提升。
长白县总工会立足实际、夯实工作基础,以鼓励建会、示范引领、购买服务三步举措,携手各类社会组织共同打造覆盖全县职工渠道、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引导,鼓励建会。县总工会格外的重视联系引导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工作,与县民政局紧密联系,持续深化社会组织建会工作,采取单独建会、联合建会等形式,积极推动县域符合单独建会条件的16家社会组织成立工会组织。打造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工作共同体,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是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筛选孵化培育政治思想可靠、专业能力过硬、服务项目标准的社会组织,联系引导他们为职工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如技能成长类、安全卫生类、法律服务类、文化艺术类等项目,满足职工群众一直增长的样化、专业化的需求。积极推荐社会组织参加吉林省总工会举办的“吉工·伙伴”公益项目创投活动,争取省级支持资金3万元,共服务职工100人次,推动健全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社会组织”服务体系。
三是购买服务,加强合作。将工会资源优势与社会组织专业方面技术优势相结合,引领全县劳动领域社会组织良性发展,促进的社会力量通过工会的平台参与服务职工项目,每年投入10余万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全县工会会员提供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服务,也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临江林业有限公司现有职工会员1913人,入会率达100%。公司工会紧紧围绕企业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新需求、新情况、新问题,逐渐完备职代会制度、发展职代会机制、突出职代会职能作用。切实把职代会作为企业民主管理基本制度、民主建设法定机制、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根本机构。创新适合林业企业和谐发展职代会建设之路。
一是面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新需求,逐渐完备职代会制度。规范制度、程序、落实,推进奖惩规定、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公司各项管理改革方案、公司重大决策等97项决议全方面实施,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依法保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全公司职工工资连年增长。
二是针对企业管理新情况,持续发展职代会机制。扩大民主决策参与率。召开35次职代会常务代表会,解决41项相关议题。强化载体作用。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职代会补充形式,进行同步完善发展。以“五有”标准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三是应对企业改革新问题,坚持依靠职代会化解。凝聚、引领、赢得人心。公司的每一次改革,都会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科学发展,都会触及职工劳动生产、薪酬收益。各种利益重新分配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新问题。公司通过发挥职代会作用,依靠职工群众,使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国网新源松江河公司工会:公开、纳谏、维权 “三部曲”激发企业民主管理新活力
国网新源松江河公司工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众荣誉称号。
一是常态化厂务公开。持续深化落实“135”厂务公开管理模式,设置民主管理专员,用好职代会、专项组织及日常公开等民主管理形式,组织全体职工民主选举代表,借助“互联网+”拓宽公开渠道,确保厂务工作落地见效。近五年公开企业事项4000余项。
二是渠道建议征集。组建职工到班组、部门、诉求服务中心的三级诉求服务体系,选聘执行董事联络员,经常性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领导与员工“面对面”活动,持续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五年来,累计收集合理化建议197条,征集联络员提案59项,采纳落实41项,办理职工诉求13件。
三是全方位落实见效。从始至终坚持向实求效,靠前一步、主动作为,摸清职工需求、聚焦职工关切,建立“四必访、五必贺”慰问等项机制,推动“我为职工办实事”成为常态长效,全力将收集的“建议清单”逐一转化为职工的“幸福清单”。通过正式注册成立长春分公司,实现住房公积金当月同步转缴,解决年来职工“山里工作、城市生活”的夙愿。
上一篇:每日吃瓜必吃大瓜fun共享51
下一篇:横山水库建造工程建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