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有客户来洽谈合作,不‘折腾’不行啊!”10月23日晚上,扬州日顿食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晖从南通驱车赶往扬州,到达时已将近凌晨。
“人生在于‘折腾’。”这是黄小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折腾”中,他把“一顿饭”的生意越做越“香”。
“我们南通人骨子里有一股敢于创业、勇于打拼、永不服输的劲头。”黄小晖出生于如皋,家里早年在南通经营食品企业,父亲则长期在扬泰地区从事销售工作,长辈的创业精神仿佛成了他血脉中的一部分。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黄小晖曾在扬州有过一段媒体工作经历,但很快便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折腾”。

2003年,他投身创业大潮,从一家亚克力吸塑小工厂起步,同时经营一家广告公司。这段跨界打拼的岁月,不仅让他锤炼出敏锐的商业嗅觉,也为他日后进军饮食业埋下了“破圈”的伏笔。在经营广告业务期间,因为频繁出入超市,黄小晖捕捉到了商机:“那时每天都往超市跑,猛地发现,不少热销商品我们厂也能生产。”这个发现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再一次创业的冲动。
2005年,黄小晖果断跨界进入饮食业,从苏果超市的第一个专柜开始,躬身入局、亲手运营。凭借“贴身服务零售终端”的策略,他的业务在三年内快速扩展至家乐福、沃尔玛、欧尚、大润发等十余个全国性商超系统,成功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传统渠道中打开突破口。
与商超共舞的经历,不仅为黄小晖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更让他深刻领悟到饮食业的本质:“终端是战场,产品是武器,而质量永远是生命线。”
怀着对产品的极致追求,2009年,黄小晖毅然投入全部身家,在扬州市食品产业园拿地建厂,创办了扬州日顿食品厂,实现了从渠道运营向实体制造的关键跨越。

当2014年电商浪潮冲击传统零售时,黄小晖没有犹豫。在同行仍在观望之际,他率先搭建互联网B2C销售体系,创立“一日三顿”生鲜同城配送B2B系统。这套至今仍在高效运转的数字化供应链,成为饮食业早期“触网”的成功案例。
5年后,当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他再次作出前瞻性决策,提出“未来一定是F2C去中间商”理念,将战略重心回归产品本质。他先后依托扬州日顿食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日顿食品(南通)有限公司,以“产品为王”的理念夯实实业根基。
“每一个产品都是我的孩子。”如今,日顿食品已拥有100多个品种。对每款产品,从原料遴选到工艺研发,黄小晖都亲自参与、严格把关,将对“孩子”般的匠心与呵护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
在他位于扬州市食品产业园的办公室里,整齐陈列着各种类型的产品,宛如一个微型的“食品博物馆”。“这是即食养生系列,像美龄粥、燕窝米露,都是市场上的爆款。”黄小晖介绍,当下,年轻人工作节奏加快,对便捷与健康兼具的食品需求显著上升。“这两年,我们重点布局了这一品类,不仅还原传统膳食的温润口感,更以现代工艺保留营养,让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能轻松享受一碗有温度的健康餐。”
近年来,饮食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不断“内卷”的市场环境,黄小晖始终没选“躺平”。用他的线岁不到的年纪,正是‘当打之年’,还能好好‘折腾’一把。”仅近两年,他就持续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数字化工厂改造和新产品研发,不断的提高供应链效率与产品竞争力。如今,他再次敏锐捕捉到餐饮标准化升级的趋势,果断跨入中央厨房新赛道。
黄小晖介绍,日顿食品已构建起覆盖全品类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从菜品创意、工业化转化、标准化生产,到全程冷链物流的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目前,日顿已与多家扬州本土知名餐饮连锁品牌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日顿食品不仅深耕国内市场,更以前瞻性视野提前布局国际化战略——早在三年前,便已成功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质,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双厂区,工业生产环境及主链通过FSSC国际质量控制体系认证。
“我一直在找时间想去海外市场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不一样的地区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偏好。”黄小晖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扬州炒饭、狮子头、干拌面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将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希望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能方便地品尝到正宗、安全的‘扬州味道’。”目前,黄小晖正带领团队谋划产品“出海”,从产品口味调整到包装设计,从准入标准到渠道建设,系统推进出口业务布局。他坚信,凭借扎实的品控能力和持续创新的产品矩阵,扬州美食一定能飘香全球,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张亮眼名片。
,多乐斗牛游戏